中国经济“稳”字当头谋增长 经济发展目标将如期实现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要求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每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向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也是外界探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密码”的窗口。
“稳”是最突出的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共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提出,明年将召开中共二十大,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美国彭博社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余次提到“稳”或者“稳定”。对于接下来一年的中国经济政策而言,“稳”是最为突出的关键词。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中国再次强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据路透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报道称,在这个重量级会议上,“三重压力”和“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表述都是比较新的,而财政货币政策的表述虽然基调与以往相同,但对比之下仍能看出结构松动之意。报道援引经济学家的话说,相较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的八大任务,今年在措词方面新意更多,诸如政策超前、跨周期逆周期调控相结合等,财政货币政策的细节表述都有明显的定向宽松之意。
韩国《首尔经济》报道称,共同富裕方面,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会议强调,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扩大对就业和生育的支持等也被纳入政策。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明年中国市场流动性供给、扩大政府投资等经济刺激措施有望加强。
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际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制定下一年经济运营基本方针而召开的经济领域重要会议。由于明年将召开中共二十大,因此2022年的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考虑尤为突出。
不少外媒和国际人士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系列决策部署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疫情开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复苏相对强劲。中国是2020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初的经济活动仍然稳健,几乎确保中国全年实现稳健增长,预计2021年增速为8%左右。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大势的精准判断,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沙特驻华大使馆前商务参赞哈立德·哈乐瓦尼看来,中国经济在多重冲击下经受住了考验,并取得了亮丽“成绩单”,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契合发展需要。
“在疫情肆虐、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俄罗斯财政部财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谢尔盖·萨文斯基表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达23.7%,“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持续看好,这些数据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证明”。
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佩里莫尼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在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他注意到,今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给世界带来诸多惊喜。“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阶段实现首次载人飞行、‘羲和号’探日实现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反映了中国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实力和决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3年的第35位上升至第12位,是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经济发展目标将如期实现
“明年中国经济重心将从调控转向稳增长,”韩国《首尔经济》称,这次会议公报中没有单独提及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多数专家预测应为5%左右。专家认为,明年不需要任何刺激,中国就能完成该目标,这也足以确保中国实现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中国关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支持经济增长。”彭博社称,2022年是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一年,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认为,过去的经验表明,中国将设法在政治改组之年超额完成经济成长目标。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多措施确保经济增速达到5%左右,这足以使中国实现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认为,到2035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41.8万亿美元,仅略低于美日的总和(42.3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年人均收入可能达到2.8万美元。文章称,中国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事实证明,中国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都能如期实现,近期的系列举措也让外界坚定了这一信心。
路透社评论说,中国正在向社会主义的根本回归。共同富裕已成为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更包容性增长的行动力。中国政府还重新努力为房地产行业去杠杆,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摩根士丹利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5%,这超过普遍预期。法国兴业银行表示,放眼亚洲,中国明年具有最高的上升潜力。对于一些人来说,错过中国市场的风险比受伤的危险更大。
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如今已成为拉动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利时中欧数字协会负责人克劳迪亚·威尔诺迪说,当前全球疫情波折反复,经济复苏挑战重重,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特点更加鲜明,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记者 贾平凡)
本类推荐
本类固顶
- 05-13海关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 05-06上海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 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能提升
- 03-29我国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 03-08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 12-24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助企纾困服务专区”上线运行
- 11-1010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发布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企业发展
- 08-13聚焦技改投资 | 让制造业企业“老树发新芽” 技改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 08-11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批量接单 订单数量位居全球之首
- 08-10中国经济为什么行:韧性强,稳定恢复后劲足
- 08-09服务沉下去 金融更普惠(财经观)
- 雾霾效应会对新经济模式产生何种
- 中国IPO在线评论:专家论公务
-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
- 北京16位市民瓜分120万发票
- 2010年3月30日沪深股市最
- 2021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 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 我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
- 1—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
- 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 海关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
-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取
- 美媒:拜登称有可能取消特朗普时
-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
- 上海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 汽车、
- 【稳字当头 干在实处·权威访谈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一季度全
- 美国大水漫灌式政策恶化全球经济
- 最高检印发《2022年检察机关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
- 【稳中求进看开局】粮食稳产保供
- 【稳中求进看开局】高水平对外开
- 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
- 外贸稳定增长仍具坚实基础
-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就2022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