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额度提前下达
来源:赵白执南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1-12-17 9:28:10
【提要】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2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财政部将持续加强督导,推动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准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2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财政部将持续加强督导,推动提前下达额度在明年一季度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准备2022年1月1日开始做,及时掌握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许宏才说。
重点用于九大方向
许宏才介绍,这次提前下达在额度分配上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了各地项目资金的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
为进一步加强指导,推动提前下达额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日前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要求地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紧分配。原则上省级政府年底前要将提前下达的额度全部分配到市县,额度分配要与市县明年一季度可实施项目的情况相匹配,要与审核确认的项目相对应,具备实施条件项目多的地方适当多分。二是适当集中。额度要向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多的省市倾斜,坚决不“撒胡椒面”。三是注意防范风险。额度要重点向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倾斜。在严格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高风险地区的风险情况合理安排额度。要根据它的风险情况、项目可实施的条件、是否属于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因素,合理安排额度。四是强化约束。具备条件的地方,及时将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收支纳入年初预算,强化预算约束。
对于明年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领域,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聚焦:
第一,要聚焦短板领域。专项债券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重点支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
第二,要聚焦重点方向。近期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申报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明确了2022年专项债券重点用于9个大的方向: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二是能源,三是农林水利,四是生态环保,五是社会事业,六是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七是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八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九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第三,要聚焦重点项目。在聚焦九大重点支持方向的同时,财政部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指导,要求地方储备项目应当属于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实体政府投资项目。同时,要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项目,以及纳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规划和战略的支撑作用。此外,要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许宏才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
一是加强投向管理。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明确负面清单,在全国范围内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各类非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在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指标相对高的地区,明确不得将专项债券用于非必需的建设项目。
二是强化日常监督。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准备2022年1月1日开始做,及时掌握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财政部今年针对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开展了专项核查,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以债务风险较高地区为重点,对全国57个市和72个县开展专项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地认真整改。
三是建立处罚机制。除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外,财政部还建立了一套处理处罚机制,通过扣减新增限额、暂停发行使用、收回闲置资金、通报负面典型等一些办法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
许宏才强调,财政部将加强和完善专项债券使用管理,形成一条主体明确、层层负责、有效追责的责任传导链条,为地方合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提供制度保障。
本类推荐
本类固顶
- 05-13海关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 05-06上海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 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能提升
- 03-29我国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 03-08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 12-24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助企纾困服务专区”上线运行
- 11-1010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发布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企业发展
- 08-13聚焦技改投资 | 让制造业企业“老树发新芽” 技改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 08-11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批量接单 订单数量位居全球之首
- 08-10中国经济为什么行:韧性强,稳定恢复后劲足
- 08-09服务沉下去 金融更普惠(财经观)
- 雾霾效应会对新经济模式产生何种
- 中国IPO在线评论:专家论公务
-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
- 北京16位市民瓜分120万发票
- 2010年3月30日沪深股市最
- 2021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 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
- 我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
- 1—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
- 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 海关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
-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取
- 美媒:拜登称有可能取消特朗普时
-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
- 上海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 汽车、
- 【稳字当头 干在实处·权威访谈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一季度全
- 美国大水漫灌式政策恶化全球经济
- 最高检印发《2022年检察机关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
- 【稳中求进看开局】粮食稳产保供
- 【稳中求进看开局】高水平对外开
- 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
- 外贸稳定增长仍具坚实基础
-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就2022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仅供阅读,所有图文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其内容真实性。如稿件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删撤处理。 (备案号:京ICP备1801232号-1)